(一)辨證要點
(二)方藥特色
鄧老在長期臨證中,總結(jié)出慢性胃炎的自擬方
基本方:太子參30克,茯苓12克,山藥12克,石斛12克,小環(huán)釵9克,麥芽30克,甘草5克,丹參12克,鱉甲30克(先煎),甘草5克,三七末3克(沖服)。
治法:健脾養(yǎng)胃,益陰活絡(luò)。
方解:方中太子參、茯苓、山藥、麥芽、甘草等為培補脾胃健運其氣,太子參、山藥、茯苓等補氣之力雖不及黨參、黃芪,但不會滯氣助火,反佐麥芽使之易于受納,這對于消化吸收功能甚差,胃陰已傷的患者,較為適合,故為鄧老所喜用;石斛、小環(huán)釵、山藥等急救已傷之胃陰;丹參、鱉甲益陰活絡(luò),通脈祛瘀兼清虛熱。
加減:若脾胃氣虛較甚者,可酌加黃芪、白術(shù)或參須另燉;若濕濁偏重者,加扁豆、雞蛋花、薏苡仁等;若肝氣郁結(jié)者,加素馨花、合歡皮、郁金等;若疼痛明顯者,可加木香、元胡、佛手等;若噯氣頻作者,加代赭石、旋覆花等;若大便干結(jié)者,加火麻仁、郁李仁等。
(三)臨證體會
慢性胃炎乃慢性疾病,病程較長,日久窮必及腎,且脾屬土,肝屬木,脾虛肝乘,鄧老指出,治療時不應忽視脾胃與肝腎的關(guān)系,同時亦應注意脾肺的關(guān)系,于適當時選加調(diào)養(yǎng)肺、肝、腎之品。
(四)醫(yī)案兩則
例1.嚴某,男,49歲,干部
患胃痛多年,證見上腹部脹痛放射至背部,空腹時惡心,胃口一般,不反酸(胃酸檢查偏低),胃部有灼熱感,大便時溏,唇黯,舌嫩紅有齒印,苔白潤,脈細。血壓偏低。X線檢查為胃竇炎、胃黏膜脫垂。
辨證:脾虛肝郁。
治法:健脾舒肝,兼降虛火,
處方:太子參15克,茯苓12克,白術(shù)12克,柴胡6克,黃連1.5克,黑山梔4.5克,郁金6克,升麻4.5克,吳茱萸9克,枳殼4.5克,炙甘草4.5克
二診:服7劑后,胃痛減輕,惡心減少,郁金改為12克,山梔改為3克,每天2劑。以后按此原則加減為方,于胃部灼熱消失后,去郁金、山梔。服藥3個月后癥狀基本消失,精神振作,X線檢查接近正常。
例2.李某,男,54歲。1991年1月31日初診
胃脘脹痛兩年余,每次進食后胃脘脹痛,良久得矢氣而痛漸止,但下次進食后脹痛復作。無噯氣、吐酸、口苦、口干等癥,大便尚可。以往檢有示“慢性胃炎,膽囊炎伴結(jié)石”。查腹無結(jié)聚及壓痛,舌邊尖紅苔白,脈弦細。
辨證:脾虛兼肝郁氣滯。
治法:健脾舒肝,行氣活血。
處方:柴胡15克,郁金12克,太子參18克,琥珀末2克(沖服),枳殼6克,茯苓15克,白芍15克,蒲黃6克,五靈脂6克,甘草5克。7劑。
二診:1991年2月7日,服藥7劑后,脹痛之癥大減,食后仍有隱痛,但持續(xù)較短,苔白,脈弦細。
處方:太子參30克,茯苓15克,佛手片6克,柴胡12克,白芍15克,石斛15克(先煎),炙甘草6克,救必應15克,丹參15克,郁金12克。7劑。
本文選自《鄧鐵濤醫(yī)案集》,廣東科技出版社,鄧鐵濤著。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。